首页 > 学习资料 > 中小学辅导

浅谈走出小学语文教学误区

时间:2023-09-22 11:25:35
浅谈走出小学语文教学误区

浅谈走出小学语文教学误区

以前我们的小学语文从中年级开始,每学一篇课文都要求分段、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。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津津有味地让学生分析:“哪一句是比喻句?”“把什么比作什么?”“哪一句描写人物的语言?”“对表现人物的思想起什么作用?”等等,看似内容充实,把力用在点子上,其实这样的分析除了对付考试,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并无太大的作用。现实的情况是学生能够分析什么是比喻句,但在作文中却较少运用比喻句;能够分析人物的各种描写,但在写人的作文中却把人写得干巴巴的千人一孔。这样教语文知识,除了对付考试,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何实际的意义?

产生这个误区的主要原因:

1、 教学目标把握上的错位。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:“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“,“培养学生听、说、读、写的能力。”即要让学生能够读得懂,听得懂,能够说,能够写,运用语言这种工具进行交际。可是现在较多的老师把语文的教学目标定在: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、中心思想、段落结构、人物形象,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以及遣词造句、布局谋篇方面的特点等。虽然这些分析与运用语言有一定的联系,但它绝对不是小学生所掌握的技能。

2、 教学要求认识上的越位。教语文的老师可能有同感:不少文章的分段有多种方法,不知用哪一种好,有些文章的中心比较隐晦,自己读了几遍,也不能明确把握中心,必须借助一些参考书才能把唯一标准的答案很困难地搞出来。受过一定专业训练的教师尚且如此困难,哪 ……此处隐藏244个字……物、事情等。

3、 想象王三偷铃之前会怎样想的?

4、 想象大牛听见铃铛响了,出来看见王三偷铃铛,他会对王三说什么呢?

5、 后来,王三会怎么样?

6、 你觉得王三错在哪里?体会寓言的含义。

7、 指导背诵寓言。

第二教时

1、 复习:背诵寓言,体会寓言的含义。

2、 出示片断,口头练习补充完整作文:

从前有一个人,看见邻居家的门口停着一辆新买的摩托车,想把它偷走。

他明明知道,那辆摩托车已经装有防盗器,……

① 小偷会怎样想和怎样做的?

② 邻居发现后怎样说和怎样做的?

③ 小偷的下场会怎样?

3、 这个故事使你明白了什么?

4、 把刚才说的`整理成一个故事写下来。

5、 学生作文,老师巡视、辅导。

简案说明:

寓言的特点是通过一个显浅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,所以难点不是在于理解故事的内容,而是在于领会寓言的寓义。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讲解大道理,往往使他们“丈二金刚摸不着脑袋”,我采取的方法是逐层渗透的手段,在简单的故事中加入了人物的心理活动、语言和故事的结局,丰富了故事的情节,同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。通过让学生找出王三错的地方,使学生自己领悟寓言的含义,这比老师把寓义写出来,让学生硬读硬背容易得多,印象了深刻得多,发挥了学生的主体的作用。最后的作文训练则重了学以致用,培养学生的说和写的能力。

以上只是个人一些初步的尝试,还存在着不少的缺点有待完善。“世上本来没有路,人走多了,就成了路。”希望大家共同探索,走出一条成功的光明大道。

《浅谈走出小学语文教学误区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